吉林省保密警示教育基地是按照中央保密委部署要求,国家保密局统一规划标准和内容进行建设,前身是吉林省保密教育实训平台。2024年11月,随着党和国家保密史展布展工作推进,正式更名为吉林省保密警示教育基地。基地占地1300平方米,现分为保密史展、窃密泄密案例警示教育、高新技术窃密演示、保密常识测试四部分,每年可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约2万人。
吉林省保密警示教育通过展板展示、案件通报、宣传视频等形式深刻剖析失泄密案例和违法违规事件,使参训人员能够直观认识到泄露国家秘密、违法违规行为将带给个人、家庭、单位甚至国家多么严重的危害,从而进一步促使参训人员主动掌握保密常识,增强保密意识,提高失泄密防范化解能力。由于保密警示教育“短、平、快”的特点,已成为吉林省各机关、单位保密宣传教育的重要开展形式和有效传播途径。但从长远来看,吉林省保密警示教育工作绝不能简单粗暴堆砌案例,更不能踏着他省脚印跟风盲从,只有把握住工作侧重点,才能实现既“警”又“示”,真正让服务中心“小”警示教育基地,化作宣教“大”华丽舞台。
保密警示教育题材更有针对性。保密警示教育题材不能新旧“一锅煮”,千篇一律,老生常谈,而是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划分出警示教育专题,按照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岗位,有所侧重,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工作。如条件允许,注重选取吉林省本地、参训单位所在系统和领域发生的典型案例更佳,用身边事、身边人进行警示教育,参训人员更易受到触动警醒,拒绝重蹈覆辙,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保密警示教育内容更加精准化。高度注重警示教育整体呈现的案例关键链条,帮助参训人员对案例形成因果呼应、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整体认识。进一步把警示教育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宣规明法、剖析反思层面上,放在违规违法问题产生原因和防范化解类似违法违规行为的探索与剖析上。避免剖析案例模式化、趋同化,以防警示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保密警示教育剖析更进深层次。保密警示教育不能够简单看作为参观展览、观看视频、完成任务,也不能够是表面上的写心得、谈体会、作表态,决不能让参训人员认为保密警示教育传递的信息与自己无关、与现实剥离。通过吉林省保密警示教育基地,促使各机关、单位将保密警示教育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保密自查自评等内容,教育引导涉密人员对照案例中反面教材进行深刻反思,及时解决自身和身边人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来源:省保密技术服务中心
初审:李英楠
复审:王 东
终审:刘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