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教育
生成式AI涌现 保密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来源: 时间:2025-03-24 字体:   打印 关闭

2025年春节,中国AI大模型创业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发布的生成式AI DeepSeek震动了全球,成为全球探讨最多的话题。这也标志着新的AI时代正在大跨步地奔跑而来。

面对生成式AI的崛起,它可能带来数据滥用和隐私泄露的风险,但同时也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如何在AI浪潮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保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利用AI提升保密工作效率

生成式AI的飞速发展助推着保密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将大幅度提升保密工作效率与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协助生成多模态内容,提升保密宣教质效。大语言模型具备的多模态思维及推理能力,能够在提示下智能生成多种形式的保密宣教内容,如文字、图片、音频等,加快知识产出效率,丰富保密宣教形态,能辅助各级各部门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保密宣教活动。

二是挖掘分析海量数据,加速工作智能化转型。生成式AI具有强大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大语言模型可辅助分析各类数据,及时预测、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搭建起智能高效的安全屏障。在技术升级环节,生成式AI还可以提供前沿技术信息,辅助编译代码等功能,推进安全防护技术的研发进程。

三是辅助案件追查,及时搭建形成案例库。生成式AI可以综合分析海量数据集,通过分布式计算功能和分析演绎能力,有效提升案件查办工作的智能化水平。此外,大语言模型也可帮助搭建失泄密案例资源库,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分类、规范存储,让失泄密案例库的建设更加体系化、科学化,也为日后案件查办、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丰富、易查的参考资料。

警惕AI泄密风险

凡事有利必有弊,生成式AI可自动生成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甚至虚拟现实等各种形式的数字内容,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但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缺陷性,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引发数据滥用、隐私泄露等问题,甚至被不法分子用来生成虚假信息、发动网络攻击等,给安全保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智能办公泄露信息,暗箭难防。如今,生成式AI强大的交互性能正被用于语言翻译、绘图创作、智能客服等多个领域,不少公司已采用此类工具辅助办公。然而,人们在通过生成式AI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无疑也会向其暴露公司业务内容,这些敏感信息、内部资料会被作为大语言模型的训练参考资料。

此外,由于生成式AI具备在海量数据中进行多步推理的能力,因此一旦大语言模型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就能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对这些信息进行细粒度的演绎,从而掌握信息间的关联,推演出更多敏感内容,甚至可能在之后的模型应用场景导致敏感信息外泄,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和损失。 

趋利避害筑牢保密防线

面对生成式AI浪潮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契机,保密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趋利避害,有所作为。

首先是创新技术手段,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相关部门、单位应进行有效合规整治,在防范数据安全风险的同时保障自身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组织员工合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生成式AI使用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其在数据安全方面的专业处理能力,确保安全合规地使用此类工具;做好敏感信息、重要数据的日常与应急防护,同时在应对安全事件时加强多方协作,及时追踪溯源。

其次是强化信息数据保护,筑牢安全屏障。在生成式AI蓬勃发展之时,须加强对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的监管,严禁上传涉密信息,防范敏感信息泄露。为此,需要多方协作。相关部门要在监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制定各行业信息收集与处理标准,并加强对服务提供方隐私政策的审查。

企业作为生成式AI的开发方和服务提供方,一方面要合法合规开发模型、处理数据,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安全技术的研发升级,通过技术防护提升对数据的保护。公民则需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选用合法合规的大语言模型,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输入隐私信息,在享受生成式AI便捷化服务的同时,为个人信息安全上一把防护锁。

另外,要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结合AI时代的特点,重新梳理和完善单位的保密制度。明确 AI 工具的使用规范、数据存储和传输要求等,从制度层面保障信息安全。例如规定哪些工作可以使用AI工具,哪些敏感数据严禁在AI环境中处理等。

总之,AI时代的浪潮已经来临,机关单位保密工作不能固步自封,要积极利用好AI带来的机遇,趋利避害,守护好信息安全的大门,不断提升保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来源:贵阳保密微信公众号

初审:肖 峣

复审:王 宇

终审:刘志远

(责任编辑:陈禹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