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二手车市场火爆,车辆维保信息成为交易价格的关键指标。在庞大需求催生下,各类汽车服务App层出不穷,部分别有用心的技术黑客,将黑手伸向使用者的隐私信息,借此牟取暴利。
2020年,全国首例规模巨大的非法窃取及售卖维保信息的案件就是例证。
维保信息产业链
起源——维保信息被偷窥
2020年3月,车主王某在一款汽车服务App上,仅支付几十元、输入车驾号,便轻松获取了自己车辆的全部信息,从车主姓名、行驶证号到维修保养记录一应俱全。这本该加密的隐私,为何如此轻易泄露?
调查——50台服务器辅助窃密
经调查,某信息技术公司负责人吴某以每月500-6000元贿赂多家汽车4S店工作人员,在其电脑植入透传软件,冒用他人账号登录车辆数据查询系统,利用 “爬虫” 程序非法获取车辆及车主敏感信息,用于交易、评估等业务,非法获利超1000万元。王某查询到的维保数据泄漏可能就与此有关。
据公安调查人员透露,该公司技术人员将“爬虫”部署在50台云服务器上,配合订单系统、任务调度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化、大批量的查询及窃密。
透传软件是什么?
透传软件是一种能使数据在不同设备或网络间原封不动传输,不改变数据内容和格式的软件。
惩戒——窃密链条被截断
案件发生后,相关公司39名涉案人员全被抓获,其中,全国各地被捕的4S店工作人员就有30名,余下9人均为该信息技术公司人员。据统计,2018年以来,该公司非法获取的车辆维保数据近1000余万条,非法获利1000余万元。
维保数据不简单
看似普通的维保记录,实则暗藏车主姓名、电话、证件号等敏感信息。一旦泄露,轻则被推销电话轰炸、遭遇诈骗陷阱;重则被不法分子利用车辆信息实施盗窃、人身威胁或在车辆上做手脚,让车主防不胜防。
车辆信息保护贴士
认准官方渠道
查询车辆信息务必选择车辆官方平台或正规授权渠道,拒绝来路不明的 App,不给窃密者可乘之机。
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面对陌生人索要车辆信息,无论理由多么 “正当”,一律谨慎对待。涉及证件号、手机号等敏感内容,坚决说 “不”。
定期关注车辆信息安全动态
定期关注车辆信息安全动态,发现异常及时排查可疑情况,必要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来源:安全保密微信公众号
初审:邵长青
复审:田 野
终审:刘 涛